江苏省气象台:高温持续几天
〖One〗、江苏省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,预计全省多晴热高温天气。部分地区的高温可能持续到7月中旬,例如7月5日至6日全省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。到了7月7日,高温势头稍有缓解,但部分城市如徐州、泰州、淮安仍然会出现37℃左右的高温。
〖Two〗、高温预警与现状 江苏省气象台已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。以2025年8月18日为例,南京、无锡、徐州等地比较高气温超过35℃,其中20日无锡、常州、苏州、扬州等地达38℃。值得注意的是,最低气温也攀升至28℃以上,昼夜温差缩小进一步加重体感不适。
〖Three〗、南方部分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:如浙江、上海、江苏、江西、重庆等地,高温影响范围广、持续时间长、极端性强。部分地区的高温日数达到25天以上,较常年同期偏多10至15天。例如,杭州在三伏期间的高温日数达到了37天。
〖Four〗、江苏省气象台首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:江苏省气象台在2025年7月1日15时38分升级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。预警指出,预计7月2日,南京、无锡、常州、苏州、南通、扬州、镇江、泰州、淮安南部及盐城南部等地的大部分地区比较高气温可达37℃。
〖Five〗、持续高温一般指的是连续3天以上或5天以上高温日(日比较高气温≥35℃)。关于持续高温的具体定义,存在不同的说法:一种说法:根据常规气象定义,当某个地区连续3天以上出现日比较高气温≥35℃的高温天气时,通常被视为“持续高温”。这种天气状况会对人们的生活、健康以及农业生产等多方面产生显著影响。
江苏南通军山气象台旧址景点介绍
〖One〗、军山气象台旧址,军山气象台建于民国6年,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设立的农业气象台。台址设在军山顶,辟昔之炮台寺宇而建,建筑为砖木结构,面阔三间,平顶,明间中后部有一小楼。从民国6年1月开始观测、记录、编印气象季报、年报及年报辑要中英文对照本,分送国内与世界各国气象台及有关部门,曾被列入英国出版的世界气象台名册中。
〖Two〗、军山气象台科普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山水路东首,具体在军山景区内。以下是关于军山气象台科普园的简要介绍:地理位置:该科普园依托于张謇所建气象台旧址设置,位于军山之巅,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建筑。
〖Three〗、普陀别院:军山的主要建筑景观,供奉千手观音等佛像,长廊绘有33应身观音石刻像,是佛教文化爱好者的必访之地。其他景点:包括燕真人洞、白云泉、四贤祠、包公祠、董其昌碑刻等,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〖Four〗、军山气象台:作为全国第一个民办气象台,虽已停用,但其老式建筑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。普陀别院:由明代高僧法空创建,是观音菩萨在南通的道场,香火旺盛。如今经过现代修复重建,普陀别院内有山门、圆通宝殿、翡翠观音楼等建筑,极具宗教文化氛围。
〖Five〗、军山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,如燕真人洞、白云泉、四贤祠、包公祠、董其昌碑刻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办气象台——“军山气象台”。山顶的普陀别院是军山的主要建筑景观,供奉千手观音等佛像,长廊绘有33应身观音石刻像。山下设有烧烤区和游乐区,提供卡丁车、碰碰车、射击等娱乐项目。

江苏省气象局详细地址
〖One〗、江苏省气象局成立于1954年。原址南京市昆仑路16号,现迁至北极阁2号,邮编:210008,电话:025-83287041/传真:025-83287041。
〖Two〗、江苏省气象局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0年1月,当时华东气象区台在南京市中山北路西流湾(原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旧址)成立。同年,该台搬至北极阁2号,成为了华东地区的气象业务领导中心。1953年1月,江苏省军区气象科成立,负责领导与管理全省军事系统及政府建制的气象台、站。
〖Three〗、江苏省气象局,作为中国气象事业的一部分,位于中国东南部的江苏省,是负责该地区气象工作的政府机构。在组织结构上,该局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,以确保其工作既符合中央气象政策,又满足地方需求。
江苏省气象局的直属机构
江苏省气象局直属单位十个:省气象台 省气象科技开发应用中心 省气象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心 省气象影视中心 省防雷中心 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 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 省气象学会秘书处 江苏省气象局下属13个市级气象局、68个县(市、区)气象局。
常州市气象局的组织架构由三个主要处室和五个直属单位构成。首先,有办公室,也称为计划财务处,负责全局的行政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。此外,人事教育处与党组纪检组合署办公,并承担精神文明建设和内部审计任务,同时还设有精神文明办和审计室。
直属事业单位: 镇江市气象台:整合了气象信息中心和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的功能。 镇江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:涵盖了气象影视中心的服务内容。 镇江市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中心:具体运营防雷设施检测所。 镇江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:专门负责财务管理相关工作。
人事教育处: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,包括机构编制、人事、劳动工资及职工继续教育等。承担行政监察、违法违纪案件查处以及出国人员审查的职责。计划财务处:主要负责气象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。实施资金筹集和管理,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。负责政府采购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工作。
下辖常熟、沙洲、太仓、昆山、吴县、吴江、东山等7个县级气象站。1999年2月苏州市气象局迁至平江区莫邪路1288号(曾用名:三星路188号、气象路108号)。
江苏省气象局历史沿革
江苏省气象局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0年1月,当时华东气象区台在南京市中山北路西流湾(原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旧址)成立。同年,该台搬至北极阁2号,成为了华东地区的气象业务领导中心。1953年1月,江苏省军区气象科成立,负责领导与管理全省军事系统及政府建制的气象台、站。
成立背景与历史沿革 苏州市气象局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后,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年建立的震泽县东洞庭山气象站,这是苏州首个气象站,也是国家气象发报站的起点。 1958年11月11日,苏州专区气象台正式成立,位于苏州古城内公园路11号。
盐城市气象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之前,那时在东台、阜宁等县纷纷设立了气象观测站。1958年,江苏盐城专区气象台正式成立,标志着盐城气象事业的崭新篇章。随着1983年盐城市独立建制,原气象机构更名为盐城市气象局,这半个世纪以来,历经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辛勤耕耘,盐城气象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。